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非遗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还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资源。我很高兴今年能够再次参加由周晓岩老师所带队的“非遗傩戏,乡韵共赏”暑期三下乡活动,并有幸成为团队的主要负责人,深入了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艰巨任务和重要性。
图一:出征图片 朱奕辉摄
2023年暑期,我作为“云上花瑶,寻根铸魂”团队的一员,与团队成员前往了花瑶山歌、呜哇山歌的民间艺人家中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收集口头资料、视频录像等,通过走访调研、专项采访、茶室座谈等方式,我们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与传唱经历。在被访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进行了相关视频录制与笔记的记录。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研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此行,我们团队有幸采访到呜哇山歌传承人陈世达先生的女儿陈月娥老师。陈老师从小受到其父亲陈世达先生歌唱的熏陶,她立志要将父亲所深爱的呜哇山歌文化传承下去。幸运的是,我们师生通过推荐把陈月娥老师所表演的花瑶山歌,推到了国家级的比赛上。
图二:团队成员与陈月娥、戴田生两位民间艺人面对面交流 张欣摄
今年,我们来到了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桃林村。在这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桃林村的村长阳昌利。阳村长滔滔不绝的向我们讲述桃林村的故事。仙牛传说让我们了解到了桃林村信奉水牛,图腾信仰体现桃林村的村民的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民族精神;奇山寨让我们了解了这里独特的村落文化,体现了村民的智慧与勇气;风雨桥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阳村长还向我们介绍了有着独特的“油茶”文化习俗,在当地,油茶可分为早茶和晚茶,也是迎宾待客的重要饮品。
最后,我们团队有幸看到傩师傅表演的神秘傩戏,这是苗族民族智慧、民族文化的精髓,桃林傩戏共有34小节,它的每一节都有其独特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然而桃林傩戏传承艰难,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文化、传播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我深刻认识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责任,更是一种历史使命。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我们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