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青春献乡村,共筑强国梦

重庆三峡学院 杨晋
2024-08-09 00:18 阅读 979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相关指示,重庆三峡学院研究生处决定由研究生会牵头,组建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促进团,即志富“稻”路,禾“梨”同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巫山县庙宇镇长梁村开展了从7月8日至7月14日为期6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从“文化兴农”、“科技助农”、“实践帮农”三个角度对当地文化传承、农业科技等多个维度产生了巨大的帮助,将先进的科技信息、知识等送到基层,助推基层农村事业发展。

在“文化兴农”方面,自抵达庙宇镇当天,我们便在当地政府领导带领下参观了人类史前文明发源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骨坡遗址,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并就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方面与当地考古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自身对文物保护开发的意见建议。随后,我们在当地政府领导带领下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抬工号子第三代传承人龙代清老师,在其家中,我们听其讲述了抬工号子起源和他的学习历程。在讲话中,龙代清老师依旧清澈坚定的眼神和略带沧桑的话语深深感染了我们,不由得为其坚持传承非遗文化的伟大精神所感动。在听完讲述后,我们主动邀请龙代清老师进行现场教学,并录制视频,希望将这一非遗文化顺利传承下去。在此期间,我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应继续秉持“文化兴农”的活动初心,持续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抬工号子传承人向团队成员讲解。李雨萌 供图

在“科技助农”方面,我们在庙宇镇长梁村、永风村等多地进行了实地走访,既参观考察了秋月梨种植基地、水稻种植基地、粮食加工基地、水产基地等产业基地,切实做到了以脚步丈量乡村土地,以志愿挥洒青春汗水。同时,我们也进行了针对一线水稻种植农户的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户为单位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79%。调研走访的工作固然很苦,但只有采得真实有效的具体数据,这次活动的举办才有其切实的意义所在。在获得翔实有效的数据支撑后,我们群策群力,共同思考庙宇镇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并于长梁村举办了“科技助农”宣讲会,为当地村庄农业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与互动,对于村民们现场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真正做到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在场村民的一致掌声。在此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应继续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用心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现代科技助力农业增收增产,展现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考察永风村水产基地。周芳宇 供图

在“实践帮农”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当地村庄除草等助民活动,开展了暑期安全防范知识宣讲,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于长梁村观景平台,进行了一场为期数天,富有意义的墙绘活动,在融入当地水稻、秋月梨等元素的同时,还特别邀请了当地儿童共同参与,通过他们的童真与创意,进一步丰富了墙绘的内涵与表现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助农、帮农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大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感悟。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如作画一般,描绘的过程是漫长且无趣的,但完成作品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亦是难以言喻的。我坚信,这次活动既锻炼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也在大家心中埋下了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种子,并将持续体现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孩童共同创作墙绘。蔡玉婷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于水稻基地合影留念。温美玲 供图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校团委和当地团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级单位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在活动开展期间,庙宇镇适逢多日高温、暴雨交替,我团队顶着烈日与暴雨在当地依照计划,有序开展各类活动,在许书记、文书记与指导老师杨乔文的带领下走访调研了庙宇镇长梁村、永风村等多个地区,开展深入交流,用热心与真诚同村民建立了良好的情感联系。我坚信,这一次“三下乡”活动的结束并不是团队兴农、助农、帮农历程的结束,团队将以更脚踏实地的作风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不忘初心,锐意进取,让青春花朵绽放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大地上。(作者 杨晋 刘增民)

+ 投诉举报
47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