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临,古韵扬。
银辉洒露凉,云肩绕桂香;
节气转,岁时更。
雅韵随风起,二十四节长。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08月07日,广东培正学院“励行”儒韵绿脉实践团开展“励行岁时,韵和气节”之非遗二十四节气课堂活动,将阐述自然之道的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引导小朋友们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和文化,感受自然变化,感知天地时节,激发小朋友们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节气轮转 自然韵律
二十四番花信风,节气轮回古韵中。教室里,悠扬响起的是充满国风雅韵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歌声悠扬中,四季仿佛轻轻旋转,为这方小天地披上了一袭生动的季节华服。紧接着,一七老师轻轻按下播放键,一段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视频资料如画卷般缓缓铺展。视频中,四季更迭的壮丽景象如同大自然最真挚的情诗,一幕幕展现在小朋友们眼前。春天的生机盎然、夏日的热情如火、秋天的丰收喜悦、冬日的银装素裹,无不让人心生向往。而节气习俗的生动演绎,更是让小朋友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到了那份古老而又温馨的传统韵味。
图为队员正在为小朋友进行讲解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气节古韵 农耕哲思
以二十四节气为尺,丈量四季的轮回。随后,一七老师不仅详细阐述了每个节气的由来与独特之处,还巧妙地穿插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动场景与丰富民俗,从立春时节的万物复苏,到立夏之际的绿意葱茏;从秋分时刻的硕果累累,到冬至之日的银装素裹……每一个节气背后,都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与敬畏之心,以及他们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与哲思。在这一刻,二十四节气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与符号,而是化为了小朋友们心中一段段鲜活而难忘的记忆。
图为队员正在为小朋友进行讲解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童心绘梦 节气藏趣
童绘节气意飞扬,笔墨间里秋意长。随后,一七老师引领小朋友们步入创意无限的动手环节——绘制二十四节气书签。她精心准备了个性化书签模板,每一枚都镌刻着节气的独特图案与简介。小朋友们手执画笔,如同小小艺术家,将心中的色彩与想象倾泻于纸上。春天的绚烂花朵、夏日的葱郁绿叶、秋天的丰硕果实、冬日的晶莹雪花,在他们的笔下绽放生机。最终,一枚枚色彩斑斓、充满童趣的二十四节气书签跃然眼前,它们不仅是小朋友们对节气理解的结晶,更成为了他们心中珍藏的记忆篇章。
图为小朋友正在认真进行书签涂色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文化的传承。它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这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得以延续并需要继续传承的原因所在。“励行”儒韵绿脉实践团将非遗二十四节气引入课堂,遵循“学—玩—创”的思路,把非遗和美育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让小朋友们感受节气民俗和艺术的非凡魅力,提升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展望未来,“励行”儒韵绿脉实践团将进一步挖掘节气文化内涵,发挥好节气文化的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撰稿丨潘景琪
编辑丨萧楚灵
素材丨励行实践团宣传组
初审丨白嘉怡
复审丨孔宝璇
终审丨李 慧 黄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