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7月12日至19日,长安大学赴山西“ 红色星火·青春续航 ”暑期社会实践队长安大学赴山西“红色星火,青春续航”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山西太原、阳泉等地展开社会实践。实践队一行共八人辗转于当地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找寻三晋大地上的红色基因。此次实践活动旨在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实践队出发时合影
在为期七天的红色之旅中,师生八人通过实地考察与学习,深刻感悟山西当地的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和城市发展,在社会课堂中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铭记烽火岁月,传承抗战精神
7月13日上午,长安大学赴山西“ 红色星火·青春续航 ”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了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展览按照抗日战争历史阶段的时间发展,展陈抗战文献、档案文件等以及大量珍贵历史实物,突出展示了日寇侵占山西期间,山西民众的痛苦遭遇及全民族奋起抗日、救亡御敌的重大事件、重要成就。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山西烽火抗战博物馆
在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场馆中,实践队邂逅了一群可爱的小学生志愿讲解员,他们用清脆而坚定的声音,为游客讲解那烽火岁月。随后,实践队对小讲解员进行了采访,从他们口中得知,参与讲解工作不仅是出于对历史的热爱,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铭记先辈们的英勇牺牲。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小志愿者
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向他们送上了诚挚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在这条充满意义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更多人了解山西烽火抗战的历史。这是革命抗战精神的传承,更是红色基因的延续!
瞻仰革命先驱,追忆人民公仆
7月13日下午,实践队前往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增强对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的认识,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太原的活动历史和彭真同志的革命事迹,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步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彭真同志的雕像,庄重而威严。团队成员沿着展览路线,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通过图片、实物、文献等陈列,详细了解了彭真同志的生平事迹和中共太原支部的建立和发展历程。中共太原支部的建立点燃了山西革命的星星之火,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发展,在党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图为彭真同志随身书籍展览
这次彭真生平纪念馆之行,使队员们深入地了解了彭真同志在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故事,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增强了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缅怀双塔先烈,传承英雄精神
7月14日,实践队前往太原市双塔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祭扫活动。双塔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双塔寺南部,紧挨双塔寺肃然静立,初建于1954年。主墓区安葬着山西省革命先驱刘天章、任国桢、阴凯卿、张友清、王瀛、续范亭、程谷梁等7位烈士。整个墓区青松围抱,翠柏环绕,杨槐绿树成阴,肃穆庄严,令人起敬。
图为实践队员在双塔革命烈士陵园门前合影
双塔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实践队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仔细地抹去墓碑上的灰尘,让铭刻着烈士英名的碑文更加清晰醒目,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图为实践队员擦拭墓碑
随后,队员们向烈士们敬献鲜花。队员们在经过安静严肃的站立默哀后,庄重地献上手中的鲜花。朵朵鲜花寄托着无尽的哀思与怀念,饱含着对烈士们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
图为实践队员向烈士们献花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实践队还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环节。队员们郑重地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陵园上空回荡,彰显着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图为实践队员宣誓入党誓词
此次双塔革命烈士陵园之行,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烈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奉献精神。队员们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先烈为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基层探访,找寻红色基因
7月15日上午,长安大学赴山西“红色星火·青春续航”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赛马场区域党群活动中心,通过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和访谈,深入了解基层党建和社区发展建设情况,倾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图为职工新街街道团工委书记高宇为实践团队介绍党群活动中心
实践队员们在职工新街街道团工委书记高宇的带领下参观了赛马场区域党群活动中心的功能建设情况,了解到它不仅是党政宣传的阵地,更是凝聚民心、服务群众的温馨家园。
访谈环节中,实践队员首先与山西(太原)红军后代联谊会负责人、老党员王爱英奶奶进行了座谈交流。王爱英奶奶拥有五十余年党龄,她从亲历者的角度讲述了红军的英勇事迹和党的光辉历程。王奶奶回忆起往昔岁月,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强调了党员的使命和担当,鼓励现在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队员与王爱英奶奶合影留念
随后实践队员对赛马场街道办的基层工作者闫玉坤、闫晓雯进行了采访。闫玉坤和闫晓雯两位工作者详细介绍了街道办在社区治理、民生服务、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他们分享了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让实践队员倍感触动。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职工新街赛马场社区网格管理员闫玉坤
最后,实践队员还采访了香坊戏非遗传承人白爱明爷爷。白爱明爷爷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香坊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传承现状,并亲身示范了香坊戏的不同演绎方式。采访最后他表示,非遗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加积极的宣传和推广,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展。
图为白爱明爷爷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香坊戏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进行了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与不同人物的交流,成员们发现,虽然大家所处行业不尽相同,身份也各有差别,但共同具备着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这种甘于奉献、不惧困难挑战的精神值得青年一代深入学习。新时代,应发挥好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打造好党建宣传、党群服务、活动组织、资源互通的党群红色阵地,创新“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守好为人民服务的重要阵地。
图为实践队员在赛马场区域党群活动中心合影留念
实践队通过在赛马场区域党群活动中心与老党员、基层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的深入交流,了解了社区治理、民生服务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体会到了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根。
入馆重温历史,思政启迪未来
同日上午,长安大学与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于纪念馆党教中心举行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暨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纪念馆宣教部主任石玉主持。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推动资源共建共享,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高校“大思政课”资源优势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杨芸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表示,红色教育基地能够生动地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历史,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见证了青年学生轰轰烈烈的运动,也见证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为了救国于危难抛洒热血。纪念馆与长安大学开展联学共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能够有效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作用,完善高校和红色场馆、革命遗址之间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长安大学赴山西“红色星火·青春续航”暑期社会实践队带队教师刘嘉文向纪念馆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表示社会实践能够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坚持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融合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红色文化育人向纵深发展。
随后实践队与纪念馆成功签订暑期社会实践共建基地协议,并建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图为实践队与纪念馆签订共建协议
实践队成员与杨芸进行了传承红色基因与发扬红色文化的深入访谈。杨芸副馆长就国师纪念馆的历史传承 、当代青年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红色文化对太原的意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建议等方面,与实践队员进行了亲切交流。杨芸副馆长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刻的见解,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让队员们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念。
访谈结束后,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国师纪念馆。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馆内的丰富展品和背后的动人故事,让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深刻内涵。
图为实践队参观国师纪念馆
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是高校赓续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红色场馆与高校实践基地的建立,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效,能够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与纪念馆工作人员合影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原为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育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后来成为继山西省立一中之后,山西革命活动的坚强堡垒之一,是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展革命活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师之行,让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不虚此行。
冒雨谒陵悼烈士,入园瞻馆继英风
同日下午,长安大学赴山西“红色星火•青春续航”暑期社会实践队邀请山西(太原)红军后代联谊会的代表们一道前往黄坡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大家一同参观了太原战役纪念馆、太原解放纪念碑、解放太原战役纪念墙(李立功题词),共同追溯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
图为实践队与山西(太原)红军后代联谊会代表、陵园薛永飞主任合影
黄坡烈士陵园开设了太原解放战役纪念馆,再现太原解放战役全过程,缅怀太原战役中牺牲的先烈和解放战争中为解放太原做了贡献的人们。尽管大雨倾盆,却丝毫没有减弱实践队员和红军后代联谊会代表们的崇敬之情。参观完太原战役纪念馆之后,实践队员和山西(太原)红军后代联谊会代表们在太原解放纪念碑前,庄重地进行了悼念仪式,向革命烈士们表达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图为实践队与红军后代联谊会代表共同参观太原解放战役纪念馆
图为实践队与红军后代联谊会代表瞻仰纪念墙
天虽下雨,但阻挡不了红军后代、红色后代和青年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悼念仪式后,在陵园薛永飞主任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冒雨瞻仰了408位烈士墓,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随后,参观了抗战纪念馆,深入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最后,山西(太原)红军后代联谊会为了表达对实践队的支持与鼓励,向实践队赠送了红色书法条幅8幅,传递红色精神与革命情谊。
图为红军后代联谊会向实践队赠送红色书法条幅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以先烈为榜样,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活动也将激励更多的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学子缅怀百团战,青春铭记众英魂
7月17日,长安大学赴山西“红色星火·青春续航”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阳泉市狮脑山公园内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和百团大战纪念碑。追溯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图为实践队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前合影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百团大战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展览共分序厅、号角吹响、运筹帷幄 战略布阵、百团出击 破袭交通、乘胜追击 攻坚据点、英勇合击 反敌“扫荡”、辉煌战绩永载史册、尾厅等8个部分,全面展示了百团大战的光辉历史。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了解到每一件展品背后所蕴含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每一幅图片所展现的战争的残酷与战士们的英勇以及每一段文字所诠释的百团大战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队员们沉浸其中,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对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合影
参观完纪念馆后,实践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了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纪念碑位于狮脑山山顶,犹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冲云霄。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下,全体队员整齐列队,静默肃立,向在百团大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致以最诚挚、最深切的哀悼。
追溯阳泉记忆,展望创新发展
同日下午,实践队前往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陈云而建立的,是阳泉市深入贯彻落实红色领航战略,深耕文化“沃土”,留住城市文脉,做强文化产业,讲好阳泉故事的生动实践。在这里,见证历史的工业遗迹及藏品让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到了阳泉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从早期的艰难创业,到如今的繁荣昌盛,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凝聚着阳泉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图为实践队在阳泉记忆 1947 文化园前合影
17日之行,对于实践队员而言,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对历史与现实的全面探寻。队员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也深刻领悟到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来之不易。此次阳泉之行,将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实践队员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探寻七亘古村,传承革命精神
7月18日上午,实践队到达阳泉市平定县七亘村,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城墙、斑驳的碉堡,再现了当年战争的残酷和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探寻古村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仔细观察着村里的每一处遗迹,试图从岁月的痕迹中捕捉到当年战斗的紧张与激烈。七亘村坐落在太行山脉的深处,四周山峦起伏,景色壮美,这片土地的魅力远不止于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红色底蕴。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此巧设奇兵,三天之内两次伏击日军,创造了七亘大捷的传奇。
图为实践队员前往七亘村
参观了七亘村之后,实践队与村中一位退休党员(也是退伍军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这位老前辈虽已头发花白,但目光依然炯炯有神,身上散发着军人特有的坚毅气质。在访谈中,老前辈向队员们生动地描述了战斗的细节,战士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如何英勇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他的讲述仿佛让那场激烈的战斗就在眼前重现,实践队成员们听得入神,心中涌起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意。老前辈还分享了他自己在部队中的经历,那些艰苦的训练、紧张的任务,以及战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老前辈还向队员们分享到自己退休之后,还保留的许多从军时期的习惯。他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与七亘村中退休党员进行访谈
访谈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七亘村之行,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了解了历史,更让他们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红色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将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
通过此次太原、阳泉之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而且心灵受到了深刻的触动。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对队员们的影响却是长远的。队员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积极面对,不懈奋斗。并且决心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仅要在个人成长中践行革命精神,更希望能够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和力量。队员们相信,每一份努力和付出,都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未来的最有力承诺。通过此次赴山西“ 红色星火·青春续航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更加坚信,青年一代有责任也有能力,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