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长安大学丨研究生兼辅班社会实践感悟:探寻革命记忆,传承文化之光

长安大学 闫雅梅
2024-08-01 11:26 阅读 5.7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为承续革命火种,感悟初心使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持续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跟随着长安大学研究生兼辅班“探寻革命遗迹·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20日前往湖北武汉开展了为期10天的红色研学之旅。

翻开党史上的武汉,它总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辛亥首义在这里打响,扭转危局的八七会议在这里召开,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这里发生,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在这里决策,它犹如一本厚重的历史长卷,字里行间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遗迹,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与不朽传奇。我们实践队一行人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从探访二七纪念馆、总工会纪念馆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中共中央机关等革命旧址,再到登上黄鹤楼领略其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每一段经历都如同一块块珍贵的拼图,共同构成了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武汉工人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逐渐崛起,成为最先进、最革命、最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汉工人阶级凝聚起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漫步在二七纪念馆、总工会纪念馆内,通过珍贵的文物、详实的史料以及生动的解说,我仿佛能听到当年工人们激昂的口号声,看到他们为了正义事业前赴后继的身影。这些场景,让我内心深受触动,对工人运动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可或缺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二七烈士纪念碑下献花默哀 唐羽琴

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探访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中共中央机关等革命旧址,见证了八路军的英勇与坚韧,感受到了党的领导人运筹帷幄,引领着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八七会议会址和中共五大会址更是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的英明决策和坚定信念。在这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但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党的领导人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新的曙光。这些旧址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更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继续发扬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重温入党誓词 唐羽琴

踏上探访黄鹤楼的旅程,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敬仰。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楼宇,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之地,也是无数旅人心中向往的圣地。在这里,我向队员们讲解了黄鹤楼的建筑结构,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四边形当中巧妙地套着一个八边形,形成了“四面八方”的独特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方位和空间的重视,也使得黄鹤楼的内部空间更加开阔和稳固。在宣讲过程中,我深感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后人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此次探访和宣讲,我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和决心。

图为实践队员闫雅梅进行黄鹤楼建筑结构宣讲 廖卓摄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对革命历史的追寻与感悟,也是一场文化的远航,让我们在革命遗迹中汲取力量,在文化遗产中找寻文化自信。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我们将把这份宝贵的经历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 投诉举报
267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