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7月29日,在郭旭老师和李静玉老师的带领下,长安大学“探寻革命遗迹,赓续红色血脉”暑期实践队,来到武汉市江岸区武汉二七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实践队通过向烈士献花、队员宣讲、参观学习等形式,让实践队员们多角度、全方位深入学习烈士事迹,感悟烈士熠熠发光的革命精神。
纪念馆前的广场中央,高大的二七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碑身上“二七”两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怀着崇敬的心情,实践队员们在纪念碑下向烈士献花致敬,默哀。默哀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参观学习纪念碑两侧的纪念浮雕群,浮雕生动再现了当时劳工们团结一致,奋起反抗的昂扬姿态。
图为实践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献花,默哀 廖卓摄
进入纪念馆,鲜红的党旗摆放在大厅中央,实践队员在党旗下握拳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陈列馆位于二七纪念馆二楼,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共分为铁路工人血泪筑成京汉路、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与斗争、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二七”革命斗争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弘扬二七传统,继承二七精神七个展区,几个展区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跟随展区指示实践队员们开启了学习之旅。
在“铁路工人血泪筑成京汉路”展区,通过陈列出的珍贵历史资料,实践队员们学习到在京汉铁路线上,劳工们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悲惨生活,这也是工人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正如《毛泽东语录》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饱受压迫的劳工们奋起反抗了,通过实践队员赵博轩的宣讲,让实践队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劳工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在“铁路工人血泪筑成京汉路”展区学习 廖卓摄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得中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转折点,从自发的自卫斗争转入有意识有组织的政治、经济斗争时期”实践队员赵博轩说,他向大家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所做的组织上、思想上的种种准备,这确立了党对全国职工运动的领导地位。让队员们更深刻地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的先锋队。
图为实践队员赵博轩宣讲“铁路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展区 廖卓摄
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展区,实践队员们在陈列前驻足,“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么艰苦的背景下,前辈们能有团结起来去抵抗压迫的勇气”,实践队员闫雅梅说。在“二七”惨案展区,让人不由心情沉重,展区内陈列着工人们当年使用的工具、衣物以及罢工时用的标语横幅。通过对这些实物的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直观深刻感受到工人们的艰辛和勇敢,他们为了争取应有的权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工人的鲜血染红了京汉路,烈士的鲜血铸就了红色基因。
在“二七”革命斗争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弘扬二七传统,继承二七精神两个展区中,郭旭老师向大家讲述了“二七革命斗争”与“二七精神”的重要意义。虽然二七革命失败了,但它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二七精神的光芒永远闪耀在神州大地,老师激励大家要弘扬革命先烈精神,明确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时代接班人。
图为实践队员学习后在纪念馆前合影 唐羽琴摄
对实践队员们,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激励,实践队员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历史书上的内容,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