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西安邮电大学学子重走革命征程,传承延安精神

西安邮电大学 王宇宁
2024-08-01 11:14 阅读 1.0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作者王宇宁 )2024年7月21日,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在这个青春激荡的盛夏,西安邮电大学向“数”而行—主力红色旅游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一段寻根溯源、传承红色基因的延安之旅。7月21日至22日,短短两天时间,队员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山、金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并在南泥湾进行了劳动实践,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这次延安之行,是一次寻访革命足迹、感悟信仰力量的精神之旅,更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新征程的实践洗礼。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宝塔山巍峨的塔尖上,队员们便整装待发,开启了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首站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一座屹立在宝塔山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延安13年光辉奋斗历程的红色地标。走进纪念馆,历史的风云仿佛扑面而来。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无不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雕像矗立在大厅,他们的目光坚毅而深邃,似乎穿越时空,与当代青年对视。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从1935年红一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到1948年解放军挥师北上,延安这片红色热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低谷走向辉煌的伟大转折。学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幅幅历史画卷在脑海中铺陈开来。在一件件泛黄的历史文献和一张张斑驳的老照片前,大家驻足凝视,感悟着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意志。那些饱经沧桑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令在场的青年学子无不动容。参观结束时,队员们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这一刻,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血脉中奔腾,信仰的力量在内心升腾。

图为实践队在聆听讲解,云报作者王宇宁摄

离开革命纪念馆,实践队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置身于这片绿意盎然的革命圣地,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古朴的窑洞依山而建,昔日的革命领袖们就在这里战斗生活过。他们或是在这里指挥战役,运筹帷幄;或是在这里开展学习,潜心著述;或是在这里与群众谈心,打成一片。如今,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但这里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革命先烈们的足迹。队员们游走在旧址内,聆听讲解员生动的讲解,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坚定执着的信念。

在毛泽东旧居前,大家肃然起敬,瞻仰着这位伟人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那间简朴的小屋,曾经是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大局的地方,也曾经是他挥毫泼墨、著书立说的地方。而今,虽然物是人非,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

图为实践队在伟人旧居聆听讲解,云报作者王宇宁摄

离开杨家岭,实践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枣园革命旧址。枣园,曾是党中央的驻地,聚集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一批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队员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等革命旧址,感受革命领袖们的伟大及其谦逊朴实的高尚情操。讲解员向大家讲述了延安时期那些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让青年学子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之后,队员们又登上了延安的象征——宝塔山。站在宝塔前,俯瞰整个延安城,感慨万千。这座巍峨耸立的宝塔,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

下午,实践队来到了金延安,这个承载着延安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金色的麦浪在阳光下翻滚,红色的革命旗帜在风中飘扬,一切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时期的光辉事迹,感悟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那一个个鲜活的革命故事,如同一股清流,荡涤着青年学子们的心灵。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了南泥湾。这里是“南泥湾精神”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象征。队员们在这里参观学习,也亲身下地劳动,体验革命前辈们挥洒汗水、艰苦创业的不易。在田间地头,他们挥锄铲土,感受着土地的芬芳;在秧苗丛中,他们弯腰插秧,体会着劳动的艰辛。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土染黑了手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充实和喜悦。通过这次劳动实践,青年们对革命先辈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创业精神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体验锄地,王宇宁摄

两天的延安红色之旅虽然短暂,但队员们的内心世界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寻访革命遗址、聆听英雄事迹、体验劳动实践,大家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革命先烈们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和鼓舞着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一路走来,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挑重担、砥砺前行,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延安红色之旅的点点滴滴已经化作青年一代矢志奋斗的力量。相信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有志青年必将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激流勇进,用实际行动诠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合影,云报作者王宇宁摄  作者:王宇宁

工作单位: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邮电大学长安南路563号

联系电话:13636723319

+ 投诉举报
297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