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行囊已定,征途精彩

石河子大学 李小丫
2024-08-12 14:53 阅读 3.0千+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2024年7月8日,我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跟随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皮山农场2连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实践服务团前往实践地开展为期1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此时我即将踏上归程,内心感慨万千。

戈壁绿洲: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K9786次列车载着我们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不断向南深入,前往昆仑山北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柏油公路与田间小路,远处的风力发电机与悠闲的牛羊,旷野的宁静让闹市中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不由得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皮山农场2连 蔡静雯供图

到第十四师皮山农场2连的第一天,我们在西部计划志愿者安磊的陪同下参观连队的特色经济——庭院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种植各种果蔬,发展养殖。一个回族大娘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参观。院子门口两侧栅栏围起来的梨树,杏树,院子里头顶葡萄架上绿油油的葡萄,菜园里生机盎然的蔬菜和笼子里养殖的兔子和鸡。我们吃着大娘在巴扎上十块钱五个买的甜瓜,看着满院的生机,和大娘聊着天。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2连现在的庭院经济已经达到每家每户,户均年增收7000元以上,并进行人居环境大整治,建设规范整洁的棋盘式街道布局。之后,我们参观了菜博园,了解现代农业科技,漫步其间,满眼皆是绿色与希望。这一切,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精神传承:民族团结的温暖实践

在兵团精神和习总书记考察新疆重要讲话的指引下,为增进民族团结,赓续优良传统,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开展了普法宣讲、七彩课堂、国家政策解读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制度自信。在团队中,我主要负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的宣讲,并辅助七彩课堂的开展。

图为队员李小丫(左一)进行政策宣讲 张淑齐供图

7月15日10点10分,团队与连队职工群众一起参与升旗仪式,这也是我的第一次宣讲。即使前一晚与翻译搭档已经排练到位,做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但我们没有想到因场地限制,无法播放我们的PPT(演示文稿/幻灯片)。面对升旗台下职工群众们期待的眼神,我和翻译搭档开始宣讲。在群众们友好的眼神和队友们的默默鼓励下,我们渐渐不再紧张,渐入佳境。之后,连队也为我们寻找了一个合适的场地,让我们能够通过PPT,更好地为职工群众们解读国家政策,进行普法宣讲。

图为队员李小丫(右一)发放手工材料 李小丫供图

7月19日下午的七彩课堂,是我们在2连开展的最后一个大型活动。连队负责人曾说:“连队的孩子放假就是去地里帮父母种红枣,你们过来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活动现场,看着孩子们清澈的双眼所流露出来的期盼与求知的欲望。心中有对自己“老师身份”得到认可的感动,但也认识到随之而来的责任。孩子们围坐一起,讨论构思、选择颜色,互帮互助,用灵巧的小手创作出一个个优秀的手工作品。最后大家把心爱的成品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中合照,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堂课能带给小朋友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我们也相信这堂课播撒了兴趣的种子,收获了温暖的回忆。

巴扎记忆:心灵洗礼与文化体验

巴扎,是维语中人们对集市的称呼,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巴扎调研也是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重要活动。皮山农场的巴扎是每周四举办。每一次去巴扎,首先吸引我的是堪称“物美价廉”的各色美食,烤羊肉串,烤鱼,馕坑肉,玛仁糖。但真正留下我的是当地人民的热情质朴。语言无法表达的,眼神和笑容也足以传达。在买蜂蜜的摊位前,我们仅仅是询问了一下有没有蜂巢想借来看一下,大叔直接给了我们一大块蜂巢,还送给我们每人一小瓶蜂蜜。这是我在那里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图为队员李小丫(右一)与巴扎小朋友合照 张淑齐供图

7月20日,实践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天,为进一步了解兵地融合成果,调查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与民族团结建设成效,我们前往皮山县星期六的巴扎。调研过后,我们有幸观赏了当地群众的歌舞表演。音乐响起,人们两两结对跳着欢快的舞蹈,两位大爷还盛情邀请我们一起跳舞。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群众共舞 马广才供图

在巴扎,我亲身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真与质朴,那里的民风如同清风拂面,让人心生向往。这不仅是一次走出舒适圈的勇敢尝试,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新疆这片热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时光箭矢:乡土情怀的深刻领悟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15天转瞬即逝,其实很难说自己仅仅通过这几天能给当地带来什么帮助,更多的是通过这次三下乡,通过这个机会,我能够走出“象牙塔”,去感受真实的社会,得到一段珍贵的成长经历。

淳朴的民风让我感受到了真实的亲近与温暖,团队合作让我明白了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坦诚交流,才能迅速找到症结所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理解与信任。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生活不仅仅是追求远方的高楼大厦,那些给予我们归属感的乡土村庄,同样值得我们倾注热情与斗志。

+ 投诉举报
152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