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山的时光印记:一次心灵的触摸与历史的对话
一、历史的呼唤:金花山的启程
在坦洲镇金花山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土地上,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榴”夏青春,幼践非遗“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开始了异彩纷呈的研学之旅,我们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智慧。通过与当地长者的深入交流,仿佛亲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2024年7月23日,灿烂的阳光下,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走进了珠纵一支队队部活动旧址,感受着每一块砖石、每一片叶子背后的故事。
图为团队成员来到坦洲镇金花山合照。作者:王美娜 摄
二、传承的力量:月环村的印记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月环村村史民俗馆,我们被老党员陈宝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打动。他将自家房屋出租给村里,现在建成了展馆,由于现在展馆这边还没有建成新的公共厕所,所以把他家厕所挪出来,供游客使用,让更多人了解月环金花山村的故事,这种精神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传承的力量。展馆中的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月环村村史民俗馆。作者:廖如雪 摄
三、血与火的记忆:党团教育馆的震撼
我们来到了坦洲镇党团教育馆,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与不屈。金花山村的革命历史,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展馆的历史。作者:王美娜 摄
四、活的历史:画像背后的故事
在研学活动中,我们也有幸见到了一幅生动的画像。这幅画是由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振铃所绘,尽管他没有详细的资料,但凭借他的印象和记忆,将当时的碉楼、房屋和环境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部活的历史,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述壁画的故事。作者:王美娜 摄
图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述壁画的故事。作者:傅舒敏 摄
军民情深:坦洲镇红色文化阵地的感悟
我们参观了坦洲镇红色文化阵地,躺在那里的一条仿制毛毯,让我们感受到了军民间浓浓的鱼水情。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图为“毛毯军民情”的仿制被子。作者:倪嘉婷 摄
六、时代的见证:老一辈的口述历史
我们在金花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与陈俊爷爷和其叔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在与老一辈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他们对过去事件的个人记忆和感受。他们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加生动和具体的认识。“山不藏人,人藏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当时人民的团结和互助,以及他们对抗日事业的坚定支持。
图为团队成员对讲解员陈宝其先生进行采访合照。作者:王美娜 摄
图为团队成员对讲解员陈宝其先生进行采访合照。作者:傅舒敏 摄
七、青春的展望:研学活动的收获
研学活动的最后,两位成员们的介绍,让我看到了青春的活力与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我相信,新一代的青年,必将肩负起传承与创新的重任。
图为团队成员融入“行走的思政课堂”。作者:王美娜摄
图为团队成员融入“行走的思政课堂”。作者:王美娜 摄
八、肩负使命:新时代的征程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是最深厚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更有责任去创造历史、书写文化。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回忆,踏上新的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九、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决心
其叔口中的“巍巍五桂山,滔滔珠江水”,不仅是对中山抗战历史的概括,更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眷恋。金花山村的革命火种,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图为团队成员和当地讲解员及村民合照。作者:王美娜 摄
十、结语:感悟与收获
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我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深度。我将这份感悟和收获,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古方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