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深入探究消费者对于保温杯在耐高温与抗摔打性能方面的具体需求,宁波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3日启动了一项专题研究。该团队以“远离‘夺命’保温杯,避免热水变毒水”为己任,在宁波工程学院的化工楼的实验室里,针对保温杯的三大关键特性——耐温、耐摔性和不锈钢毒性,开展了一系列为期七天的实验工作。
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实际行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次研究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理解社区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直接了解到社会大众对于保温杯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体验。
在实验的静谧角落,点亮科学的灯塔
在实施本项实验的头两天,团队组员们恪守既定的标准化测试程序,以精确地度量多个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实验中,团队组员们将等量的热水倒入九款市场常见的保温杯中,并定时记录杯内水温的变化情况。在耐摔性能测试环节,团队针对所选的九款保温杯,模拟了日常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对它们进行了从高处坠落至硬物上的三次跌落测试。
图为实践队在进行保温测试。何昕梦 供图
图为保温杯数据测试结果。王小梅 供图
然后,团队对三种广泛应用的不锈钢材质——304、316与201——进行了详尽的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大气压和常温条件下,304与316型不锈钢展现出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毒性较低。相对而言,201型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较弱,并且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从而导致其毒性相对较强。
图为实践队成员测不锈钢材质毒性。何昕梦 供图
深入基层脉络,倾听人民心声
接下来,经过细致的社区调研,小队发现公众普遍认同保温杯的诸多优点,如有效保持温度、便于携带、持续供应热量、防止温度快速下降等。在材质选择上,公众更倾向于使用304或316型号的不锈钢,因为这些材质被认为安全无害,并且具备优秀的抗腐蚀和耐高温特性。此外,小队还通过一款微信小程序发布了一份科普问卷,以收集公众在选购保温杯时所重视的各项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选择保温杯时,最关注的是其保温功能,占比达到45%,其次是杯材质的健康性,占比为26%,而杯子的设计美观性则排在第三位,占比17%。接下来,小队的团队随机选取市场上流通的保温杯进行测试,以此更公正、更科学地评估不同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怀抱梦想展宏图,不负韶华行且知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对保温杯的实验研究,向广大群众普及了关于保温杯的耐高温与耐摔性知识。同时,此次活动也展现出社会实践对群众科普教育的意义与影响以及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小队成员将不断完善实验方法,关注群众需求,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次绘彩人生之征程中,实践探险小队深度挖掘保温杯之保温性、抗摔力以及不锈钢毒性,展开了一番科学实证之探究。小队从中采撷了众多关于保温杯之珍稀智慧,更觉悟到科学实践之关键所在。在普及科学之征途中,小队有幸洞察了群众对保温杯的种种观点和思维。投入到社会中,与各路人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作为新时代青年,该小队致力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熊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