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安徽艺术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级重点团队“拾遗守艺助振兴实践小分队”在安徽省非遗研究会副会长樊嘉禄,校团委副书记赵晨和于博文的带领下,圆满完成在安徽金寨、绩溪和浙江安吉三地为期一周的“长三角地区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及传承人生存空间”主题调研之旅。
养心金寨 纳凉天堂 寻非遗文旅振兴之路
清泉流水小溪欢,石径林阴影半山。雨带凉风一霎过,闲人沉醉不思还。7月20日,小分队抵达金寨县天堂寨镇,沉浸式体验了第十二届天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活动。舞狮舞龙队伍首当其冲,展示出矫健敏捷的身姿,非遗曲艺表演等民间艺术团体精彩绝伦的演出,引得不少游客驻足并拍照。
团队对开寨仪式和民俗风情踩街等天贶节民俗活动进行了早晚共两场直播推介,在线收看1300余人,获赞2万余次。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为这一年一度的盛会尽情鼓掌呐喊。活动在精彩的纳凉晚会和盛大的烟火秀中落幕,向百姓与游客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图为天贶节活动现场
21日至22日,调研组一行在天堂寨镇召开座谈会,了解当地非遗传承保护整体概况,实地调研了大别山民歌、大鼓书、小吊酒等非遗项目,了解传承人的传艺授徒情况和生活境况,提出打造“泛天堂寨地区”系统性非遗保护策略,为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开辟新路径。在金寨县文旅局的主持下,召开了“文旅融合下非遗融入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座谈会,针对金寨县实际,提出了建设非遗展馆、组建县非遗协会、定期开展非遗类项目展示展演活动等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大别山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养生绩溪 徽州之源 品金山时雨回味悠长
徽山绩水,人杰地灵,能工巧匠星罗棋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23日上午,小分队参观了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在县文化馆馆长邵斌的热情讲解下,团队成员从“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千年徽墨,看到令人垂涎欲滴的徽菜技艺;从花朝盛会的赛琼碗,看到山岚清茗、品出故乡的金山时雨;从古韵悠悠、龙腾虎跃的手龙舞,看到传奇古今的徽州三雕,仿佛非遗的岁月在这一刻永恒,时光的华彩在这一刻生动。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
参观结束后,调研组同绩溪县文旅局副局长桂阳、文化馆馆长邵斌、团县委书记黄甸等召开座谈会。邵斌介绍了绩溪县保护非遗的创新举措,各项举措落实到位,有效激活非遗的潜在动力,真正实现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
图为团队在绩溪开展座谈会
当天下午,团队前往上山庄实地调研省级非遗项目——绿茶制作技艺“金山时雨”,与省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劳动模范吴建军深入交流。“异草育地灵,香雾蒙崖野,村女摘春归,就火焙檐下,三沸人芳瓷,缕丝犹篆写。”此为清邑人章廷炯所题《金山茗雾》诗。诗中“金山茗雾”,正是今日我们所熟知的“金山时雨”的前身。金山时雨茶自创名以来,在绩溪县上庄镇,已走过160多个春秋。吴建军,作为家族制茶的第三代传人,亲眼见证了家乡茶叶从家庭作坊到龙头茶企的蜕变。传承寄望,久久不息,吴建军的儿子吴仁宇也在努力落实这份愿景,从父亲手中接过这份事业,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传统制茶链接上了时代潮流,还建立了金山时雨非遗传承园。白墙黛瓦映碧波,绿树成荫绕水乡。青山绿水间,四代人匠心传承的金山时雨,在当今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
图为采访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劳动模范吴建军
养性安吉 绿水青山 习鄣吴竹扇精妙绝技
24日上午,实践队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四面竹树环合,这座隐藏在山野竹林中的小镇,是海派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里。安徽艺术学院与鄣吴镇人民政府青年入乡校地合作座谈会在昌硕美术馆举行,我校与鄣吴镇签订合作协议,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双方约定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强化人才培养,携手并肩让艺术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我校与鄣吴镇签订合作协议
当天下午,团队前往安吉县文旅广电体育局召开座谈会。安吉县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高宇霞与同学们深入交流。她提出安吉县的非遗保护主要是以大型活动为引领,以人类非遗为切口,带动非遗矩阵蓬勃发展。对此,他们创新运用“安吉白茶·茶空间”“浙派八气”非遗茶生活概念,打造“非遗村落”、定制游客研学线路、以“非遗+N”全方位,多形式地提升安吉县非遗项目的知名度,让乡村文旅有了新空间、新优势,共同促进非遗项目的产业化。
图为团队成员在安吉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座谈会
25日,团队拜访了鄣吴竹扇的省级非遗传承人章立新和市级传承人陈爱凤、胡满根夫妇,了解制扇技艺。明朝起,鄣吴人以竹木做扇骨,以宣纸做扇面,扇骨雕花,扇面作画,经过几十道工序,方能制成一把风靡文人墨客的“怀袖之物”。“从15岁开始学,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胡满根边做扇子,边笑着说。多年以来,他们在传承着几十道传统工序的前提下,还在努力创新制作工艺。章立新自豪地说:“做扇子是个一直在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扇尾,可以做出很多种新形状,需要在实践中去慢慢尝试。”时间掺杂着竹屑,诉说岁月未逝,繁华永存的韵味,每一件竹扇成品的静谧感,诠释着竹扇手工艺者“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
图为鄣吴竹扇非遗传承人胡满根在打磨扇尾
打磨专业 传承精神 谈调研实践所思所感
指导教师樊嘉禄:
实践中出真知。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在本次非遗调研之旅中肯吃苦,善学习,勇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求知若渴的精神风貌,为自己的暑假生活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接触社会,了解需求,对于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增强工作本领的自觉性非常有帮助。越是有成长愿望的学生越是有兴趣参加社会实践,越是能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指导教师赵晨:
七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结识了一个个于沉寂中坚守,于浮华中练心的文旅人非遗人,感动于灿若星河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把课堂学问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是一句空话,让学生们在看见、了解与热爱中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走得远,鼓励他们继续在文化强省美好安徽建设中作出贡献,不断注入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源泉”和“人才活水”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弦歌不辍,久久为功。
指导教师于博文: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次传统文化探寻之旅、是非遗文化传承之行、是乡村振兴助力之路,为期七天的行程,在与非遗传承人交流中,深刻感受非遗之美,领略非遗魅力,在与文旅人的座谈中,不断探索非遗赋能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之路,让学生们感受非遗的魅力,增强学生传承非遗的责任感和行动力,鼓励学生将青春热情与传统非遗相融合,将专业知识与经典技艺相结合,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灌注新时代的生命力,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传媒学院2021级新闻学 吴雨欣:
浮躁的时代更要有人沉下心气,做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我们的作品或许不用刻意迎合市场,历史和人民自会做出选择。我发自内心地自豪,小小的我,也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贡献了微薄之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史书里,有我的一行注脚。因为喜欢,因为责任,因为担当。
设计学院 2022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余昊先:
常常有人说非遗是在“冷板凳上绣星空”。但当我们近距离与非遗接触才发现,非遗不只是展览柜里的藏品,更根植于我们日常生活,是普通人可以感知的温度。国家级非遗项目光彩照人的背后,也有数不尽的市县级传承人在为生活步履蹒跚;基层文化工作者对政策有着不同的见解,但对非遗保护工作却有着数不尽的想法与精力……只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成为非遗传承保护队伍里的一员,跟随时代浪潮,与非遗同频共振。
设计学院 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 方浩宇:
能够记录下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瞬间,我感到非常荣幸。每一项非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拍摄它们不仅是对美的捕捉,更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我努力通过镜头展现这些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和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摄影不仅仅是艺术表达,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希望通过影像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关注非遗,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设计学院 2022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张文惠:
我深切感受到了传承人与基层干部的诚挚情怀,他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以及真诚的愿望,希望这些技艺能够得以延续,不至于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这次活动中的老师和伙伴们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从他们身上,我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平时我或许有些社交恐惧,但我由衷地幸运能参与到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并在其中克服困难,磨练意志。
设计学院 2022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毕立杰:
乘上这趟“拾遗”之旅,内心感慨万千。这次实践过程中,我从初次接触非遗的好奇,到对专业真正地产生了热情。我看到一位又一位坚守非遗的传承者、宣传者和守护者,两年的专业迷茫在此刻慢慢削减,意识到非遗保护不能在作业上“空谈”,要真听真看,深入实际,遵循内心的使命感,以非遗为方向,以空缺为目标。
传媒学院 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 李静怡:
弘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不是让世人记住它,而是帮它找到融入当代生活的最佳方案。抱残守缺,只会让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唯有让传统文化找到新的时代坐标,它的内涵才能得到广泛地认知,它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地尊重。此行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会奋力前行。
传媒学院 2022级影视摄影与制作 戴振宇:
很多的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在社会发展中,很多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可能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就失传了,而作为摄制专业的学生,我要用镜头记录非遗之美、历史之韵和生活之趣,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不让文化瑰宝就此消失。
青山悠悠,唱不完慢词民曲。
茶香浓浓。品不尽烟波画船。
竹丝青青,编不够褐扇青篮。
图为拾遗守艺助振兴小分队合照
在此次实践中,安艺青年展现了脚踏实地、踔厉奋发的积极姿态,主动扛起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责任与担当,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用实践为青春着色,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积极弘扬者、奋力创新者和忠实践行者,助力非遗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篇章上挥斥方遒,留下属于安艺青年的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