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在盐鸿镇的绿野里,他播下青春的种子

广东医科大学 罗毅
2024-08-17 21:14 阅读 8.7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导语:在夕阳的金色光辉中,我们踏上征程;在朝阳的希望光芒下,我们勇往直前。

出发启程: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在热情如火的七月,我踏上了人生中首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作为广东医科大学携阳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我满怀希望地前往汕头市盐鸿镇上社村。尽管我并非出身医学专业,但作为医学院的一份子,我深感肩上之责任。而这份使命感,早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身为红会广东医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过去一学年,我不仅学习了丰富的急救知识,成功考取了救护员证,更希望在实践中锤炼技能。因此,这次的社会实践,对我而言,不仅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体悟之旅。

图为汕头市澄海区盐鸿镇风光 作者 罗毅 摄

心系乡邻:携阳感悟,民风共鸣

活动伊始的队内会议上,队长李可晴的话语铿锵有力,她指出了我们此行的目标:“我们的任务不仅是将知识与援助带给这片土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温情与关怀传递给每一位乡亲。”她的言辞让我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的使命感——以我所学,尽我所能,为这个小镇带来希望与改变。

在探访老人的时候,我被时间的深度和生命的力量深深触动。与他们围坐,聆听那些年轻时的奋斗与智慧,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历史的触摸,每一次对话都是对经验的传承。用相机定格他们脸上岁月的痕迹,捕捉那些笑容中蕴含的坚韧与温暖,将这些瞬间化作永恒,以此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意与关怀。这些照片,如同一首赞颂时光的诗篇,让我深刻感受到岁月的份量。仍记得,在与上社村幼儿园孩子们的互动中,我收获了一段难忘的记忆,那些纯真的笑容和对世界好奇的眼神,激发了我将医学知识转化为守护之力的决心。

图为队员与摄影老人合照(左一为罗毅)作者 梁佳琪 供图

图为队员与摄影孩子们合照(右一为罗毅)作者 梁佳琪 供图

筑梦之桥:照亮未来,助力飞翔

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讲活动中,我与团队伙伴、策划教研部的负责人杨文辉共同肩负起了宣教的重任,详细介绍了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并强调了其深远的社会意义。队伍还精心编制并发放了助学贷款政策小册子,以便于居民们能够轻松理解。

图为队员罗毅分享助学政策小册子 作者 梁佳琪 供图

助学贷款政策包含诸多细节,如贷款额度、还款期限、利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详尽地阐释。在准备过程中,我的团队成员,尤其是队长团的伙伴们和宣传部的赖铱琳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她们的专业指导使我们的讲解更加吸引人,更加易于理解。

图为队员罗毅讲解助学政策 作者 梁佳琪 供图

然而,宣讲的过程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顺利。一方面,语言沟通的障碍让部分村民难以理解普通话的讲解。面对这一挑战,队伍中的几位懂方言的队员迅速采取行动,他们用地道的方言重复关键信息,确保每位村民都能理解我们传达的内容,巧妙地克服了沟通的障碍。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对助学贷款政策持有疑虑,担心这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面对这些担忧,队友杨文辉结合自身资助受益的经历,并通过分享自身的真实案例,打消家长的不解与困惑。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真实的故事和案例,永远比任何宣传都更具说服力。

救护之光:点燃希望,传承生命

本次三下乡的重点为心肺复苏(CPR)、包扎、海姆立克的教学。在队内模拟教学演练中,我面临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激发居民参与学习的热情。幸运的是,团队的集体智慧为我指明了方向。在队友丘清芳的指导下,我决定采用真实故事来激发兴趣,配上有趣的动图,用现场实操,让孩子们能够轻松理解。

图为心肺复苏现场教学过程 作者 梁佳琪 供图

看到孩子们掌握急救技能,并能运用于实践中,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仿佛自己不仅仅是在教授一项技能,而是在传递一种生命的希望。这些瞬间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的责任不仅限于教授技能,更在于激发他们勇敢面对可能的危险,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

图为孩子们自行练习包扎知识 作者 梁佳琪 供图

同心协力:共奏和谐,铸就辉煌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团队的力量让我倍感温暖。我们之间的默契与协作,使得每一项活动都能够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基础包扎和海姆立克的辅助教学中,大家分工明确,互相帮助。仍记得,有一名小女孩在学习包扎时,因对有些步骤理解不到位而不敢轻易尝试。我和队友主动上前,帮助她调整绷带的位置,并耐心指导她如何进行包扎。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正是这种相互扶持,让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村民。

图为一名女孩的包扎成果展示 作者 梁佳琪 供图

工作时,我们是相互合作共渡难关的队友,就像一支乐队,每个乐手都掌握着自己的乐器,但只有当他们协同演奏时,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队长团像指挥家,用他们的洞察力和领导力带领团队面对挑战;宣传部像吉他手,用创意吸引人们的注意,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我们的声音;策划教研部则像键盘手,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激发团队的创造力;外联后勤部则像鼓手,为我们的活动提供稳定的支持。因此,无论是教学中的紧张,还是宣传时的疑惑,团队的团结与默契总能让我重拾信心。

图为携阳三下乡全体队员合照 作者梁佳琪 供图

而我们的友谊,更在于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日常瞬间——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围坐在一起品潮汕特色美食,一起欢笑,一起分享各自的感受。大家纷纷表示,尽管工作辛苦,但看到村民们的笑容和感激之情,我们感到非常满足。我们还回忆了教学中各种片刻,如孩子们在趣味运动会上的活泼身影,他们的笑声和汗水,让我们的团队更加紧密。作为那场活动的组织者,队友陈东亮用他那迷人的个性和幽默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东亮哥,你天生就是做幼儿园老师的料,如果去应聘,肯定能免试通过!”我和队友杨田一起调侃道。在欢声笑语的回荡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友谊的深厚。这份团结与友谊,让我感到无比和谐,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段难忘的经历。

图为部分队员下乡前聚餐合照(左二为罗毅)作者 梁佳琪 供图

青春使命:实践成长,担当前行

携阳三下乡,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和精神的洗礼。通过这一周的实践活动,我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深刻理解了作为一名医学院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每一次的沟通、聆听和指导,都编织成我宝贵的记忆与经验的画卷。在这里,我们用知识和爱心点亮了希望,用行动和责任诠释了青春。

而未来的路上,我将继续秉持“用天使生命温暖生命,用党性心灵温暖心灵”的信念,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奉献,用知识和爱心守护每一个生命。“携夕阳、携朝阳,一路向阳”,这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也是我成长路上的珍贵财富。

+ 投诉举报
3609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