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陕西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法润青源”暑期社会实践队依托家乡平台,在青海省西宁市、门源县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围绕守护三江源,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普法意识、乡风文明及基层治理现状等展开了实地调研,旨在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在实践中经受锻炼、提升综合能力,为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绿色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传承绿意法治火种
“法润青源”实践队来到了西宁市城西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了解到基地的背景和宗旨,作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背景下,青海省西宁市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的重要举措,过去一年,基地已经在西宁市三十多所学校开展法治教育。
图为实践队参观西宁市法制教育基地
法治教育基地的建设与普法宣传工作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实践队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当地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教育基地的法治宣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群众往往等到需要用到法律时才开始学习法律,而在日常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现象反映出普法宣传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此次的参观学习,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普法宣传的重要性,要让群众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感受法治力量;普法宣传教育的关键在于将法律知识从“无形”化为“有形”,以群众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以法育人。
参观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发扬先辈精神
“科普万物之始、探究高原奥秘、展示资源魅力、守护生态和谐”。为调查三江源环境现状和治理措施,实践队前往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参观学习,队员们跟随讲解员欣赏青海省的山川、河流、冰川、动植物、矿产等丰富自然资源以及大美青海的特色风光和特色生态;也看到三江源正面临的危机,队员们更加坚定信念,为守护家乡绿水青山做出行动。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博物馆“风雨历程“纪录片
参观风雨历程展厅,队员们怀着庄重肃穆的心情,聆听讲解员讲述历代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的光荣事迹。展馆内的实物和媒体技术展示了感人至深的地质奋斗史:无数有志青年们前赴后继来到青海,参与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使实践队员们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先驱用热血和信念铸成的拼搏精神。
环境普法宣讲:法治微风润民心
实践团先后前往东川镇和塔龙滩村进行宣讲,和司法所共同开展环境普法活动,向镇民讲述三江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宣讲队员们以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环境案例为切入点,运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队员们向镇民们仔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真实案例,了解到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心中时刻敲响法律的警钟。
图为实践队开展普法宣讲活动
”以前我们对环保的认识还不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知道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后一定会遵守法律,保护我们的家园。“一位牧民感慨地说,法治的种子在高原湖泊生根发芽。
图为实践队于塔龙滩村宣讲会圆满完成合照
宣讲会结束后,司法所所长对宣讲团的宣讲表示夸奖和感谢,“虽然我们平时向群众讲法律,,宣传法律知识,但是没有很通彻。这次宣讲系统地从一般公民,特殊公民,包括政府角度应该采取的措施,应该倡导、引导我们群众怎么走,做什么,这次宣讲很好…”开展环境普法宣讲活动不仅提升乡村居民的法律意识,而且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了乡村治理的法治基础,为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不啻微光,造炬成阳,不断汇聚起更多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绘就大美青海新画卷。
总结
青年一代,作为时代的先锋和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守护青海三江源这一生态宝地的神圣使命。在青海三江源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上,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责任感,投身于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通过参与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为实践队员提供了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平台,更点燃了他们心中对自然和未来的热忱。我们以青年的活力和智慧,共同肩负起守护三江源的重任,让这片土地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青年的力量是无限的,“法润青源”实践队将一直奔赴在守护三江源的征途上,让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植人心,让行动成为历史的见证,让三江源的清澈之水永远流淌在中华大地,滋养万物,泽被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