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由于深谙红色教育、国防教育之重,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军委的号召,肩负起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担当。2024年7月22日,佛山大学教官团队“红箭突击实践团”线下共八人,预期来到云浮市新兴县蕉山革命烈士陵园,发挥教官优势,全方位、各角度深掘当地红色文化并积极宣传,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背景故事】
1945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开辟云雾山抗日根据地的战略署,部队在蕉山村休整时遭国民党部队袭击。面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局势,解放军顽强抵抗,两小时后突围成功。蕉山战斗粉碎了敌人妄图一举消灭我军的罪恶企图,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此次战斗中包括司令员梁鸿钧在内的59名战士壮烈牺牲,受伤30余人,被俘70余人。
图为蕉山革命烈士陵园 摄影|作者黎悦琪
新兴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当地村民小组有关负责人向团队介绍了蕉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大致情况,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位于新兴县蕉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二楼的资料物件陈列馆。馆中清晰记载着蕉山战斗的革命事迹,也展示了抗战中的历史物件。
红箭突击实践团一行人沉浸在红色革命文化中,深深地被蕉山战斗中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所感动。站立在玻璃橱窗前,橱窗中陈列着当时战斗使用的手榴弹、手枪等武器,相机、油马灯等物资,发黄的金属布满了灰尘,时隔72年依然闪闪发光,闪烁着革命的光芒。
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画像把团队成员带到了那段惊心动魄、激荡人心的岁月,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当时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到了蕉山烈士的勇往直前不屈的斗志。
图为革命烈士英名墙 摄影|作者黎悦琪
面对蕉山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红箭突击实践团伫立瞻仰默哀,缅怀烈士。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团队成员感受着先烈们无言的信仰、坚贞、舍生取义的烈士精神,感受那永远蓬勃的革命力量。在这片安详的土地,曾经有人替人民负重前行,用血肉换取更多人的幸福。
步入烈士陵园内部,佛山大学的教官大队队员对烈士陵园整体进行了实地观察并详细了解了蕉山革命烈士陵园的历史来由、发展历程。
在这里,记录着新兴县人民英雄的英勇事迹。在和讲解员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蕉山战斗是抗战时期,发生在粤西地区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场战斗之一,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英雄战士们毅然决然投入战斗队伍,展现了临危不惧、直面困难、敢于斗争的蕉山战斗精神。
图为陵园内部景象 摄影|作者黎悦琪
石碑上刻着先烈前辈们的英名,一寸寸的血肉被历史雕刻,过去72年,革命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朝我们回首来时的路革命薪火相传。我们指尖抚摸过烈士碑,或许我们未曾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只觉得碑内依旧留存着滚烫的热血。
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弘扬是最好的纪念。时代在不断前进,但是先辈们的精神永远留存于我们心中,时至今日,我们身体里仍流淌着滚烫的革命鲜血。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大合照 摄影|作者黎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