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落实国家和学校的扶贫奖助政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024年暑期开展了“双百励志圆梦行动”,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玥、刘蓓蓓、王锐劼三名同学组成“羲轩桑梓”小分队走访慰问了甘肃省天水市及周边地区,向贫困学生家庭宣传各项资助政策,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关怀。
一、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中,团队成员依据个人特长合理分工,与四位学生及其家庭取得联系,在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后制定了走访计划。团队成员不仅认真学习了国家和学校的各项奖助政策,还了解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大学生资助体系,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二、走访过程
第一位受访者小刘同学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一进门,我们就受到了小刘同学家人热情的招待,他们为我们准备了当地的特色水果,还详细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极大消解了我们的压力和紧张。我们注意到小刘同学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他从小到大获得的奖状,这些保存完整的奖状记录着他的努力和成长,也体现了父母对他的珍视,令我们十分动容。在与小刘同学姐姐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家中有姐弟三人在上学,经济压力较大,我们向小刘同学的家人介绍了学校的奖助体系以及申请方式。此外,我们还向他的家人展示了丰富的校园生活,他们表示看到这些学校活动对于孩子的生活也放心不少。
图一:团队成员向小刘同学家人宣传学校奖助体系
第二位受访者小张同学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我们带着慰问品来到小张家后,见到了小张同学的奶奶、父亲以及年幼的弟弟。小张同学的父亲介绍说他们家中奶奶年事已高,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小张父亲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不能外出工作;弟弟年幼还在上幼儿园,全家唯一的收入就是母亲在外地务工所得,家中经济情况不太乐观。我们询问小张同学目前已经获得了哪些资助,他的父亲说他们对学校的资助政策不太了解,只申请了助学贷款。之后,我们为他详细讲解了各项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其他资助政策。听完我们的讲解,小张父亲说原来学校还有这么多利及学生的好政策,他们会好好研究,利用好这些资助政策。
图二:团队成员向小张同学父亲讲解学校奖助体系
图三:团队成员与小张同学家人合影
随后,我们来到第三位受访者小毅同学家中。小毅同学也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跟随小毅同学的妈妈走进家门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十分整洁干净的院子,处处透露着生机。我们了解到,小毅同学家中除了父母和本人外,还有一个在上中学的弟弟。在与小毅妈妈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她患有甲状腺癌,需要长期吃药维持健康;小毅同学的父亲不久前在外务工时发生意外事故,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因此目前家中面临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了解到这一情况,我们向小毅妈妈着重介绍了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建议小毅同学尝试勤工助学来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最后,我们向小毅妈妈表达了对她和小毅爸爸的祝福,希望他们的身体早日康复,让家庭回到正常的运行轨道上。
图四:团队成员讲解奖助体系
图五:团队成员与小毅家人合影
第四位受访者小王同学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社棠镇。7月8日,团队成员乘车到达社棠镇,并在小王同学的带领下来到他的家中。小王同学与爷爷两人租住在一套简易的小房子中,爷孙俩的收入来源是爷爷的退休金,小王同学平时也会通过勤工助学来减轻经济压力。谈及已经获得的资助,小王同学说他的学习成绩较好,学校的各项奖助学金确实为他的家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聊到未来就业规划时,他提到打算回到家乡,我们便重点向他讲解了代偿制度等资助政策。面对如此优秀的学长,我们也向他咨询了许多学业等方面的问题,让我们受益匪浅。
图六:团队成员与小王同学及其家人合影
此次实践走访中,团队成员感触颇深。在与每一个家庭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十足的热情与真诚,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困难之中,但都有着刚毅坚强的意志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学习和宣传各项奖助政策时,我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和学校所提供的奖助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它们如一座风雨桥,将贫困学子与梦想相连,为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双百励志圆梦行动,我们团队成员更加认识到了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年们能够加入到双百励志圆梦行动之中,让各项奖助政策有地可落,真正走进学生的家中,为那些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同学们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虽然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步伐不会停止。未来,我们团队成员也会积极宣传奖助政策,为让政策惠及更多受众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