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蹒跚,一路兜转,既未诉悲于外、也未报喜于家,儿时亦或无知。总是一次次的幻想未来美好,然后时光如梭、白驹过隙。就如书中提到,“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就像垂钓者那样守着一种美丽的空望”。我们也似乎适应了这种平凡。我们为旅车窗外的一景一幕为之心动,待驶过千重山、万川水。或许那时心中复杂情感褪淡。后来啊,当风景掠过,夜月与日光交现,我们行于那班列车,看着和我们搭载一辆车人们。或许曾经的旧事内心的波澜便由那时起,不再作演,庆幸着自我惊羡。
图为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人生滋味》。网作者 钱琪嘉 提供
人群之中,总有无数的尬演。发光的事物仍有阴暗,表面的万象是否隐匿着不为人知,无人可信的另一面?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猜疑中的复杂,又或许单纯的背后又让人心寒。相逢的时间有限,人们心与心的碰撞不再将岁月单白,不过是,掖掖藏藏、含含蓄蓄、离离散散,再次重新上演。
图为面对问题是我们的做法。网作者 钱琪嘉 提供
无数个天日,曾讥嘲自己不加成熟的选择和令人痛心的结果。但后来才知谁曾知道人生正解的答案。或许最遗憾的怕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同的人都在主演着他各自的角色,但愿我们彼此间不再是演技,而是真挚的情感。如书中所说“但是单靠艺术翻新,最后智能使作品变成轻飘飘又炫目的躯壳”。
赞赏是对人生的激励,而历经磨难方能提亮人生靓丽的底色。过往责备自己高度的敏感,可后来,一切切会随时间的冲洗而黯淡,庆幸自己将过去的不快所忘记。似乎钝感力能够解决许多事情时,稀缺的正是年少时自嘲的敏感:因为它代表的是真诚、是纯良。而不是俗义上的死抓不放,钻牛角尖,犹如朝阳般明媚,虽秋仍如春光乍现。我有时会觉得自己悲苦,却也曾见过真正的凄惨。史铁生在《病隙随笔》中提到,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面都可能在家一个更字。这一刻,认为上天还是对我眷顾万分。
图为我们应该拥有的怎样的人生态度。网作者 钱琪嘉 供
生活不就是这样、有人渴望平凡、有人自命不凡,没有共同的经历就不会有同感。但每一个我们都最终向生活妥协,被命运屈服。是诗人。其实不过是是平朴的极具思想的人们;是歌手,无限风光的背后,谁会看到背后辛酸。真正去深入了解,除浮表面,才是真正的喜欢、讨厌。我们如若是云、就不必去羡慕彩虹。事实无法改变,你我各有优点,正如书中提及“孩童有稚嫩的美,青年有健旺的美,中年有成熟的美,老年有冲淡自如的美,这就像大自然的四季,—春天葱茏,夏天繁盛,秋天斑斓,冬天纯净。各有各的美感各有各的优势,谁也不必羡慕谁,更不能模仿谁,模仿必累,勉强更累,人的事,生而尽其动,死而尽其静,听其自然才对”。我们的生命的意义不过是几个永恒的瞬间,其余,不过分分秒秒秒的重复。人们无论做什么,在彻底失去的那一瞬都要为曾经的一切买单。点点遗憾在旧忆中勾勒出回忆录的美感。
用以真诚,不作不演、做好每一天、亦好亦坏,平淡的日子里,怀揣一颗谦卑、敬畏的心。正如书中极富意味深长的劝慰:“享受一下低调吧—低调的宁静,他是,深邃与隽永。低调不是被边缘,被遗忘,更不是无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所以到底什么是人生滋味,是人,终究会体验酸甜苦辣,纵然不需太多的时间也会解开心中锈了的枷锁,终归于平淡,归于自然,归于童真、豁然,去更加热爱生活。
(作者 钱琪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