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筑梦乡野”实践团暑期石节子调研

西北师范大学 董婕
2024-10-08 20:42 阅读 2.1万+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筑梦乡野”实践团秦安石节子调研纪实(三):

靳勒老师母亲专题访谈:老人的守望

“艺术重要,雨水更重要”!59岁的村民靳女女对着德国记者的采访镜头这样说到。靳勒老师是从秦安县叶堡镇石节子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承载着独属于石节子的文化气息进入大学进修,一直致力于探求艺术与人的关系问题,希望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在经过长年累月的学习与艺术感知的不断丰富后,他选择回到家乡,以艺术带动乡村发展并且带领包括靳女女在内的众多村民去往不同的地方参加艺术展并且举办诸多活动。但不遂人愿,这位从大山中走出的艺术家最终没有看到梦想完全成真,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那一天,他在2021年初猝然离世。

为了深入了解石节子村艺术乡建道路的发展历程、内涵、价值与意义,2024年7月16日,西北师范大学“筑梦乡野”暑期实践团在董婕老师的带领下拜访了靳勒老师的母亲靳奶奶。靳奶奶学名何蝽蝽,1940年生人,今年84岁。奶奶不识字,但2008年石节子美术馆成立,奶奶却是村口崖壁上“石节子美术馆”的题字人。靳奶奶如今虽已鬓发皆白,走起路来都略有些吃力,但她还是对来客抱以最大的热情,向我们介绍着屋里的老照片和艺术品。经过老人家的讲解,艺术品都好像“活”了起来,村子的发展故事向同学们一一展现开来。靳奶奶每每提起靳勒老师的时候,她的眼里都充满特有的光亮。但是,当实践队员了解到靳奶奶还不知道靳勒老师去世的消息时,实践队员无一不感到心痛。与此同时,董婕老师为同学们进一步补充介绍了靳奶奶屋内成列的艺术品和墙上的活动图片,同学们都深深地被这份艺术乡建背后的精神吸引,久久驻足不愿离开。

在与靳奶奶攀谈的过程中,董婕老师仔细询问了靳奶奶的身体状况和石节子村近些年的发展态势。她了解到石节子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村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当中,县上镇上相关领导对村中雕塑作品维护工作也十分重视,在艺术品保护与艺术展举办等方面取得了取得了持续的效果和成就。靳奶奶还向团队成员详细地介绍起了村里的各个展馆以及艺术品。每件历经风雨的雕塑和大地艺术作品都承载着一段旧时的记忆,记载着靳勒老师带领村民们艺术乡建的步履。2008年至今,从开始创办石节子美术馆到现在,已过去整整16年,当年靳奶奶还不足70岁。岁月如梭,希望老人家健康长寿。

在2007年,靳勒老师带领村民代表团远赴德国参加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由此贡献了“艺术重要,雨水更重要”的经典言论。从德国回来,2008年的除夕,靳勒老师一致被推选成村长。由此,石节子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当时,召开村民大会,靳勒老师发动全村村民都写“石节子美术馆”的字样,最后投票决定,没想到不识字的靳奶奶的字样却被村民们投票选举了出来。老人家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教育,只是将那六字依样画葫芦式的写出来,没想到最终获得一致认同和肯定。这样一件经典的小事,足以彰显出石节子乡村振兴道路的独特性——村民的质朴性情与艺术赋能恰到好处的融合,让艺术回归本质,使石节子村独具魅力。

如今,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石节子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西部开发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村里面貌已然焕然一新。作为曾经贫困状况的亲历者——靳勒老师的母亲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也非常高兴地与董婕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一些生活趣闻。经过这次专访,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石节子的过去和现在。将来,相信也会由一代代村民、艺术家、关切乡村发展的爱心人士将石节子艺术乡建的故事续写与讲传,将石节子的乡建精神传递和发扬,而石节子也必将作为西部山区艺术乡建的试验场和前沿阵地,发挥它特有的标志性意义和价值。

供稿人:黄欢欢 姚雪艳

指导教师:董婕

 

 

本文为作者原创且已声明版权,未取得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1476009354@qq.com + 投诉举报
1019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