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

阅读空间

别让“以后”变成“永不”——第二期精勤讲堂活动心得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张曦子
2024-11-23 00:34 阅读 252 字号+
长按海报保存到相册或转发给朋友

史铁生在《最有用的事》里写道:“拖延的最大坏处还不是耽误,而是会使自己变得犹豫,甚至丧失信心。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能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在今天的精勤讲堂活动中听完了主讲人所分享的内容,我对于“克服拖延,拥抱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拖延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倾向,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任务或决策时,尽管意识到拖延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仍然选择推迟行动,直到最后期限临近或压力增大时才匆忙完成。

拖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是屡见不鲜,很多人都曾信心满满地列出过各种计划:“读一本好书、及时完成学科作业、学一门新技能、去一座城市”等,但结果却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你可能在脑海里准备好了一切,却忘了最重要的事情——开始。今天没空、明天有约、学习太累、事情太难……所有天花乱坠的计划,都被形形色色的借口堵在脑海里,难以落地。明天,是拖延者们给自己的心理安慰。他们习惯性地把今天要解决的事拖到明天,希望明天一切都会好转。如果说一件事不存在截止期限的话,那么拖延自然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因为总会有明天。可大多数情况下,一件事总会有期限,这就跟牛奶、咖啡有保质期一样,你根本不敢也不愿意去错过这个期限,这一刻拖延了,下一刻你就得拼命地找补。虽然拖延的过程能让人得到片刻的欢愉,但真正的问题却从未被解决,小事拖成大事,好事拖成坏事,易事拖成难事,到头来往往会一无所获、一事无成,与此同时,还会产生压力,增加焦虑,影响身心健康。

人生最怕一个“拖”字,克服拖延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待会再说”换成“现在就做”。这世界缺少的从来不是完美的计划,而是说干就干的行动力。有句话说得好:“平庸和卓越之间,有时只隔了一个立即开始。”没有行动,理想再美也只是远方的风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靠就可以完成的,只有立即行动起来,才能告别拖延、作出改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设定明确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使任务看起来更易于管理和完成,并且为每个小目标设定具体的截止日期,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我们应该分清轻重缓急,确定哪些任务最重要,哪些可以稍后处理,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我们要学会正面思考,面对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难度较大的事情,我们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想,永远是问题,要做,做才能解决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就好了,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任务,减少对失败的恐惧,增强自信。除了这些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外,适当寻求帮助、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劳逸结合、定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计划等也同样重要。此外,主讲人还分享了提高执行力的“2+3+5”法则:任何低于两分钟的小事情立马做掉;想做一件事,在三秒钟之内立即去做;遇到想拖延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先尝试去做五分钟时间,用五分钟投入状态,再决定要不要去完成。这些方法措施都为我们克服拖延症指明了方向。

改变习惯并不容易,“小拖”怡情,“大拖”伤身。面对拖延,我们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决心。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逐步克服拖延,哪怕是潦草的开始,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先去做,做出一堆‘烂泥’,然后再改”,只要是勇敢地迈出了步子,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漫漫长路必见曙光!

+ 投诉举报
13
快 捷
朗读 字号 打印

扫一扫 悦读分享

参与评论